随着LPR下调以及银行存款利率普降,三季度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大概率调降。在市场普遍预期LPR年内仍将下调、利率中枢持续下移的背景下,保险业面临的利差损风险不容小觑,加速推进从“利差依赖”向“三差平衡”转型至关重要。
利率是影响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经营的关键因素之一。以险资配置为例,债券作为保险资金的核心配置资产,其收益与市场利率紧密挂钩,利率上行时,新发行债券票面利率同步抬升,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水涨船高;而在利率下行周期,债券票面利率持续走低,直接压缩新增投资收益空间。值得注意的是,保险业利率调整往往滞后于市场,这种时间差在利率下行周期容易放大利差损风险。
近年来,我国利率水平持续走低。目前,多数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已跌破1%。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4.025%逐步下调至2.5%,但仍有较大规模的高预定利率保单存续。因此,防范利差损风险不仅是保险企业实现经营稳健的重要课题,更是全行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
在稳定利差方面,险企还需从负债端与资产端双向深入推进转型。负债端需加速产品结构转型,摒弃对“高保证”产品的依赖,推广“低保证+高浮动”产品。以传统定价模式的增额终身寿险为例,其在一定时期很好满足了消费者的储蓄需求,但在当前形势下,其成本较高且具有刚性特征,不利于险企灵活应对市场环境变化。险企可引入挂钩国债收益率或LPR的动态定价机制,将产品收益与市场利率联动,以规避成本锁定风险。资产端则需强化久期管理与多元配置,通过增持超长期利率债、基础设施REITs等长久期资产,提升资产负债匹配度。同时,加大权益类、另类资产投资比例,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增强收益弹性。
提升死差益和费差益的贡献度,是险企应对低利率时代的另一重要维度。在死差管理方面,险企应加大健康险、定期寿险等保障型产品销售力度,运用更精准的生命表与年金表优化定价假设,并推动“医健险”深度协同。例如,通过健康管理服务降低客户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,从而减少赔付支出,增加死差益。在费差控制方面,险企应严格落实“报行合一”监管要求,杜绝走“卷费用”的老路。同时,推进组织架构优化与数字化转型,精简冗余环节,实现运营成本的持续压降。
整体来看,低利率环境对险企既是挑战,也蕴含着重塑竞争优势的机遇。唯有摒弃“规模至上”的粗放发展模式,通过产品创新、资产配置优化、费用精细化管控与产业协同创新,构建“三差平衡”的新型盈利模式,保险业才能真正回归风险保障本源,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食用香肠有哪些营养价值?平时能多吃吗?
导读大家好,小号哥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哪种卷发棒不伤头发,什么牌...
TrendForce集邦:预估2023年折叠屏手
报告称,折叠手机渗透率上升速度较缓慢主要是碍于高昂售价,目前来看...
微软发布PowerToys0.70更新:引入Mo
,微软近日推出了PowerToys0.70版本更新,修复了此前版...
Canalys报告:2023Q1中国PC市场出货
,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,中国个人电脑...
ChatGPT重塑Windows,微软王炸更新:
一夜之间,微软彻底重新定义了PC交互。因为这一次,它把Bing和...
两分钟速读618省钱攻略:长江2T国产固态409
京东618预售狂促现已正式开抢,全场好价+免息,本次大部分自营商...